文章追忆聂华苓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贡献时提到,她被众多作家誉为“文坛永远的母亲”◆★◆■★■“世界文学组织之母★◆■■”◆★◆■■。
聂华苓192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,1949年抵台定居,从事文学创作;她曾在台湾大学任教◆★★◆★■,在东海大学兼课◆★■★◆;20世纪60年代,她定居美国,任教于艾奥瓦大学(The University of Iowa)。
据★◆★◆◆■、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,知名作家聂华苓21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家中去世◆■,享年99岁★◆◆◆。她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,母亲■★◆★◆“走得很安详,没有太多痛苦■■◆◆◆◆。”
聂华苓在《三辈子》一书的自序中写道,“我的母语就是我的根,是我可以抓得住的根。★■◆”
台湾《文讯》杂志社21日晚间在社交平台发文写道,“送别文坛永远的母亲◆★◆◆■”。文章还引用聂华苓的话★■,“我是一棵树◆◆:根在大陆,干在台湾◆■★■■★,枝叶在爱荷华(艾奥瓦)。”
1967年,聂华苓与美国诗人保罗·安格尔创办■■■◆■■“国际写作计划”,集结世界各地作家创作。截至目前已有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作家参与,大陆作家莫言■★■★★◆、王安忆,以及台湾的痖弦◆◆、陈映真等诗人和作家曾参与。
聂华苓著有《失去的金铃子》《桑青与桃红》《千山外,水长流》等多部作品,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、意大利语★■■★■■、葡萄牙语等语言;1990年◆■■,她的小说《桑青与桃红》英文版获颁“美国书卷奖”。